在创作和设计篮球比赛的初期,奈史密斯先生提出了制定篮球比赛规则的五项原则。基于这五个原则,1892年,奈史密斯先生亲自制定了最早的篮球比赛规则,共有13条规则。 1892年1月正式用于比赛。
1. 5项原则是:
(1)篮球是用手进行的运动,球是原创的;
(2) 不允许持球行走或奔跑;
(3)运动员可以前往场上任何地方,只要不影响对方队员即可。
(4)团队成员之间不允许有身体接触;
(5)吊篮安装在高处,应保持水平。
二、13条规则的内容是:
(1) 球员可以用一只手或双手向场上任意方向投球。
(2) 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意方向投球或击球,但绝对不允许用拳头击球。
(3) 球员不能将球夺走。
(4) 当球出界时,由第一个触球的对手将球掷入界外。若有争议,裁判员将从靠近出界区的边线将球扔入场内,双方争夺继续比赛。掷界外球有五秒钟的时间。如果超过5秒,则由对方在同一地点掷界外球。
(5)裁判员是运动员的裁判员,拥有判定犯规的权利。当球队连续犯规3次时,他会通知副裁判员必须持球,不允许用头或脚踢球。
(6)队员不得以撞肩、手拉、手推、手击、脚绊等方式对付其他队员。任何违反此规则的球员将被视为首次犯规。如果他犯了第二次犯规,比赛将被暂停,直到他击球后才能重返比赛。如果有人故意伤害对方球员,他将被取消参加整场比赛的资格,并且不允许替补。
(7) 用球拳击违反规则 3 和 4。
(8) 若任一队连续犯规3次,则对方计为进球。 (连续犯规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对方球员没有犯规,但己方球员连续犯规)。
(9) 如果球员没有触球或干扰球,则当球进入并停留在篮筐内时,将被视为击球。如果球位于篮筐上方并且对手触及篮筐,则算为击球。
(十)裁判员。他有权取消一名球员的比赛资格。
(11) 助理裁判员是该球的裁判员。他可以决定比赛何时进行;他还必须计时、确定击球、记录击球次数以及裁判员应完成的通常职责。
(12) 比赛分两节进行,每节各 15 分钟,中间休息 5 分钟。
(13) 击球数多的队获胜。如果出现平局,则经两队队长同意,比赛可以推迟到另一个进球为止。
以上13条规则虽然不系统,也不是很完整,但却是篮球发展史上的第一条规则。为篮球运动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宏观判断。对世界篮球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
二。篮球规则演变的基本规律及有效性
纵观一百多年来篮球规则的演变和发展,我们可以分析规则的整体变化、规则本身在篮球运动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规则的每一次变化对篮球运动的影响。篮球运动的发展。形成更完整的认识。
规则的发展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也遵循继承、延续、变化、创新的规律。而且,每一条规则的每一次修改、增删都不是正确的、合理的,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因此,在理解篮球规则的演变历史时,我们必须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篮球规则总是跟随篮球运动发展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它们立足于篮球运动早期提出的基本目的、目的和精神,同时也着眼于现代和未来发展的设想和需要,并及时做出合理的修改。从而保持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增加比赛的精彩程度,提高篮球运动的感染力。篮球规则的修订频繁而迅速,平均每四年修订一次,体现了篮球运动快速、广泛的发展。过去,每次规则的修改,人们只能了解其一个阶段、一个部分的变化,对规则的理解是碎片化的、肤浅的。如果我们对过去100年规则的演变,特别是过去50年规则的变化进行纵向回顾、联系和分析,我们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规律。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可以克服训练和比赛工作中的盲目性,形成自己的风格,开创攀登高峰的新局面。
一百年来,篮球规则主要发生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iyisheng.com/html/tiyuwenda/9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