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第九届全国“万步有约”步行激励大赛(海珠赛区)启动仪式在广州洲头嘴公园举行。跳水奥运冠军罗雨桐来到现场分享行走经验,为参赛队员代表授旗,带领大家一起科学行走。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海珠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市海珠区卫生局。羊城晚报由报业集团(羊城晚报)、广州市海珠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南华西街道办事处、广州市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主办,羊城晚报八周年系列·羊城派。活动之一。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张毅等领导出席活动并与参赛队伍代表一起健康出发。
3条健康步道、73条万步健身步道,方便步行!
活动现场,发布了海珠区3条健康步道、73条万步步道以及海珠区健康养生人原创设计的海珠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标识。目前,海珠区共有3条健康步道,分别位于海珠湖、洲头嘴公园和庄头公园。海珠区共有73条万步健康步道分布在全区居民区,方便市民就近锻炼身体。
“我个人非常喜欢散步,尤其是每天走一万步的四个运动处方,不仅督促大家锻炼身体,而且还很有趣。”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苏明清表示,近期,全国各地发生多起群众运动。 “万步会”竞走比赛的火爆开始了。海珠区已将本次竞赛纳入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作为一项民生事业来推动。它将与全国600多个行政区的选手同场竞技,参与健康预约。近年来,海珠区全面推进绿色生态建设,希望帮助市民更加积极地参与步行运动。
科学竞赛制度促进全民健身
“本次比赛海珠赛区共组织了46支队伍、619名选手。”广州市海珠区卫生局副局长刘芳芳介绍,专业人士根据不同人群的实际运动情况制定方案,如“每天早、三晚、四晚”等。上午5:00至9:00完成3000步;晚上17:00至23:00完成4000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公民科学健身。科学的竞赛体系。
比赛还设有“精英赛”和“健康体重赛”两个赛制。参赛队员佩戴专用运动处方计步器,记录每日步行数据,每周测量体重,并传输至比赛网络系统。参加精英赛的全体队员还参加了海珠区竞走比赛。在获得国家级荣誉的同时,他们还荣获海珠区奖。
专用的运动处方计步器、精心设计的赛制、奥运冠军、健康疾控专家的科普、专业媒体的全程报道,让步行变得更加有效。
场面热闹,奥运冠军带走了
提跟、徒手跳绳、原地小跑、高抬腿、后踢腿……现场,罗雨桐和玩步网教练带领观众热身,现场气氛热烈。随后,奥运冠军的哨声和枪声响起,比赛正式开始!
“奥运冠军在我的比赛服上签名!有奥运冠军的祝福,我一定要每天行走,走遍海珠!”团队成员欧女士兴奋地说。知道今天有一位奥运冠军来到这里,她一早就带来了签名。彭来到现场等待。
“在奥运冠军的带领下,我感到兴奋、充满活力!” “麻辣翻滚队”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和队员们提前在热身赛中学会了不会伤膝盖的科学行走方法,对下一步感到兴奋。我对步行100天很有信心。
原本是一名体育爱好者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周都会跑步、打羽毛球。 “这次活动就是为了向队员们打卡,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运动,爱上运动,非常有意义!”
据悉,“万步”步行激励大赛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中心自2016年开始举办,目前已是第九届。大赛创新运用“互联网+健康”理念,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依托“团队”监督激励功能,帮助市民养成“日走万步、科学行走”的健康生活习惯达到预防慢性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专访奥运冠军罗雨桐:将运动细节融入生活
“别以为走路很容易,其实走路很复杂!”活动现场,奥运跳水冠军罗雨桐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专访,分享了他最喜欢的三条步行路线。
羊城晚报:对于奥运冠军来说,步行是一项“小儿科”运动吗?
罗雨桐: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有着不同的目的。如果你真的坚持每天走一万步,就相当于每天锻炼半个小时。一段时间后,你的身体会告诉你结果。因为运动需要坚持。
而且步行非常适合全民健身,可以让人们亲近户外自然。无论是老人、儿童还是久坐的年轻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步行节奏。
羊城晚报:作为奥运冠军,您平时走路吗?你有走路的经历吗?
罗雨桐:当然!我觉得最好把运动理念和运动细节融入到生活中。我个人比较喜欢早上锻炼,所以我通常利用早上的通勤时间和午休时间在二沙岛的环岛绿道上散步锻炼身体。周末可以带孩子多去户外散步。白云山的“云道”空中步道和海珠湿地公园的海珠湖健康步道都适合一家人一起散步。
广东现在有很多绿道。比如珠江两岸的环境好,全民健身设施也很多。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身边的绿色资源,“科学走日万步”!
文字|记者林青青朱家乐通讯员欧欣
图片|记者宋金宇 实习生周白起
视频 |宋金羽、周白、齐琳、天杰、蔡兆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uiyisheng.com/html/tiyuwenda/9512.html